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药房》 > 20202
编号:13516598
红细胞载药递送系统的研究进展(3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20年1月15日 《中国药房》 20202
     1.6 脂质体融合法

    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:含有药物的脂质囊泡可以直接与人红细胞融合,从而使得脂质囊泡中的药物分子直接包载入红细胞中[39]。例如有研究者将载IHP的单层脂质囊泡通过与红细胞融合将IHP包埋入红细胞内[40]。IHP可以与血红蛋白紧密结合,由于IHP降低了血红细胞与氧气的结合能力,因此通过该方法可使红细胞的氧气释放能力增加至正常值的270%,并且由于玻尔效应的增大,也增加了人体二氧化碳的传输;同时,该研究证明脂质囊泡的掺入并未对红细胞的精细结构有所损伤。但是由于脂质体的粒径过大,并且与红细胞膜的相容性不好,使得融合率较低,因此该方法的药物包封率极低,仅能达到1%[41]。

    1.7 使用红细胞包载机

    Magnani M等[42]开发了一种将非扩散性药物包埋入红细胞的新方法,即“红细胞包载机”。该方法用50 mL的血液樣品,于室温条件下,在2h内可以将不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包载到红细胞中。该过程需要连续两次使用低渗溶液洗涤红细胞,然后用血滤器浓缩,再通过等渗溶液对红细胞进行重新密封。其载药量可达到30%,细胞回收率为35%~50%。

    1.8 将药物偶联到红细胞上

    目前所有的红细胞载药方法尤其是电穿孔法 ......
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567 字符